中国电动汽车能否在日本大展宏图?

日本是丰田、本田、日产和马自达等全球汽车巨头的基地,氢燃料汽车也很早就进入日本市场,因此很容易认为日本将成为新能源汽车(NEV)制造商的一个大市场。但数字却说明了不同的情况。根据最新的Counterpoint Research全球乘用车追踪者发现,日本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约为1%,而中国约为15%。

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2018-2022F

2018年至2021年,日本新能源汽车总销量仅为2021年中国总销量的4%。很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对电动汽车制造商来说,日本不是一个有吸引力的市场。但如果深入研究市场,就会发现机会。事实上,日本政府正在积极推动电动汽车的发展,为电动汽车充电站的建设提供补贴。

纯电动汽车vs纯电动汽车:未来的趋势是什么?

关于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evs)和电池电动汽车(bev)已经发展多年了。在日本和韩国等国家,许多人仍然相信氢燃料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而中国则一直在推动电动汽车的发展。领先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特斯拉也押注于纯电动汽车,并在2022年上半年获得了近50%的市场份额,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领头羊。

纯电动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的比较

FCEV有很多优点,但由于其基础设施建设成本对政府和企业更有利,BEV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扩大规模。此外,纯电动汽车在单价和使用成本方面都优于纯电动汽车。考虑到当前的宏观经济不利因素,在不久的将来,任何建立FCEV基础设施的计划都不会在政府或行业中找到多少买家。

日产Leaf BEV是日本2021年最畅销的新能源汽车(NEV)车型,销量是排在第二位的三菱Eclipse Cross的两倍多。

2021年日本最畅销的新能源汽车车型

为什么比亚迪决定进入日本电动汽车市场?

中国比亚迪最近在日本推出了三款电动汽车——Seal、Atto 3和Dolphin。如前所述,日本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相对较小。那么,推动比亚迪进入日本电动汽车市场的因素是什么呢?我们将在下面讨论它们:

  • 在日本汽车市场不是新手:比亚迪已经在日本销售电动巴士。此外,通过与丰田(Toyota)、关西电力公司(Kansai Electric Power Company)和启汉客车公司(Keihan Bus Company)等日本企业的合作,比亚迪对日本的消费模式有了更好的了解。
  • 成本竞争力:在同样的价格范围内,比亚迪可以在里程和其他性能参数方面提供更好的汽车。
  • 充电基础设施投资:无论是单独或与政府合作,比亚迪都必须增加充电站和充电站的数量。中国和日本的不同之处在于,中国的私人充电站比例更高。但在日本,由于土地和停车位的成本较高,需要更多的公共充电点。这就是日本政府为电动汽车充电站的建设提供补贴的原因。
  • 本地化当前位置日本市场在消费电子产品方面有独特的品味,比如日本消费者更喜欢购买iPhone SE,而其他地方的消费者可能更喜欢大屏智能手机。车辆也是如此。“Kei”是日本政府为允许使用的最小车型创造的车型,在当地汽车用户中很受欢迎。在比亚迪推出的三款车型中,“海豚”与“凯”非常相似。Kei车在日本受欢迎的主要原因包括:
    • 日本的街道很窄,特别是在主要城市。
    • 日本有许多山路。
    • 停车位稀缺。

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走向海外:挑战与机遇

与传统内燃机(ICE)汽车时代不同,中国汽车制造商是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重要参与者。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如电池、电机和电子控制系统,现在也都在中国开发。不可否认,中国的新能源汽车目前在全球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企业乃至传统汽车企业都认为,进入海外市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除了中国,欧洲和美国是电动汽车渗透率和增长良好的其他主要市场。其他市场仍处于教育阶段。因此,计划进入日本等市场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需要谨慎一些。

新能源汽车的验收:尽管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安全水平已经提高,达到了纯电动汽车的安全水平,但大量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信任仍需要时间,尤其是在纯电动汽车制造商占主导地位的市场。但随着越来越多的朋友、亲戚或其他认识的人使用新能源汽车,这种情况正在逐步改善。

成本:很多时候是成本引发了购买或更换的决定。对于中国新能源汽车制造商来说,成本控制非常重要,因为许多关键部件仍然只由少数几家厂商生产。

更好的产品:除了核心技术在汽车硬件方面,在软件方面引入了智能座舱、驾驶助手和无人驾驶选项等新应用,以改善汽车用户体验。汽车制造商必须继续专注于消除目标消费者的关键痛点。

品牌力与市场竞争力:汽车消费者更愿意为知名品牌支付溢价。与此同时,许多人都在寻找更有价值的投资。因此,对汽车制造商来说,研究消费者行为和他们计划进入的市场的构成是很重要的。

投资和政策:内华达州生态系统在许多市场还不成熟。无论是生产单位、服务中心、销售点还是充电站,发展这一生态系统都需要巨额投资。为了实现“零碳”的目标,许多国家为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和消费者提供激励措施,但政策变化的风险始终存在。

相关的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