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两会”见证了供应链弹性和新一代技术的长城

在3月5日至11日举行的两会上,两会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政策,这些政策将对中国国内经济和社会产生重大影响,包括国家和地方预算th“五年计划”,以及金融监管、创造就业、制造业、扶贫和气候变化等领域的举措。每年一度的“两会”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NPC)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CPPCC)组织召开。

这些会议上与中国科技政策有关的决定受到了国内外观察家的极大关注,特别是考虑到此次会议的背景高科技战争中美之间的贸易往来,以及中美之间的贸易往来全球供应链约束在COVID-19大流行期间暴露。从长远来看,随着技术相互依赖让位于技术弹性和独立性,各国将密切关注其他参与者的政策和路线图。

在深入研究两会期间讨论并最终确定的政策之前,有必要强调的是,单一的权威“计划”很少推动中国的技术举措。相反,标题公告仅仅是指令或高层的“姿态”,然后是来自无数机构和地方政府机构的详细地方计划。

增加研发支出

吸引了所有人注意力的标题是承诺在2021年至2025年期间每年增加7%以上的研发支出.这也将使研发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高于前五年。2020年,中国的研发支出增长了10%,达到人民币2.44万亿元(合3780亿美元),占GDP的2.6%。去年,中国的研发预算超过了欧盟,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美国2018年(可获得数据的最近年份)的水平。

中国年度研发预算
中国年度研发预算(来源:国家统计局)

从“中国制造2025”到“科技创新2030”

“中国制造2025”计划遭到了美国和欧洲政策圈的强烈反对,有迹象表明,中国的政策制定者已经决定将其搁置。另一方面,2020年,“科技创新2030”战略深入推进,在两会期间得到重要报道.该战略是推动中国成为全球领先的创新引擎,赶超发达国家平均收入水平,在经济、全球治理、软实力和绿色发展等领域展示实力的更广泛路线图的一部分。

资源和政策优先将给予七个关键领域-人工智能、量子计算、集成电路、航空航天、神经科学、遗传学和生物技术研究。其中一些行业恰好也是过去几年受美国制裁影响最严重的行业。

嫦娥五号,中国首次月球采样返回任务
2020年12月,中国首次月球采样返回任务嫦娥五号(来源:新浪)

产业技术供应链现代化

2020年中国经济的强项之一是制造业,仅在2020年的最后三个月,中国就实现了创纪录的贸易顺差——2.117万亿元人民币(3250亿美元)。中国的政策制定者正在加倍投入大量的官僚和财政资源,以升级和数字化该国已经占据主导地位的制造业基地,重点放在建设上增强产业链韧性和灵活性作为经济的重要基础。

诸如计算机视觉、机器人、清洁能源、自主车辆、云计算和5克已被认为是提高全国工厂效率和生产力的关键。第一步包括制定平台、网络、安全等基础通用标准实现平台与行业应用之间的数据互联互通。

海尔COSMOPlat工业物联网平台
海尔的COSMOPlat工业物联网平台,可以在家用电器上定制功能(来源:海尔网)

认可“数码基建”为策略措施

2020年下半年,“新基础设施”一词在政策制定者和观察人士中得到了广泛关注。2020年的经济刺激方案最终包括了大量的基础设施支出“数字化、智能和创新的基础设施”并避免重蹈十年前的覆辙。

在2020年两会上,全国人大提出了一项约1.4万亿美元的数字基础设施公共支出计划。新的基础设施包括七个关键领域:5G网络、工业互联网、城际交通和铁路系统、数据中心、人工智能、超高压输电和电动汽车充电站。2021年两会期间,公布了更多的政策指导、公私参与方式和用例。

中国将在2021年建立60万个5G基站
到2020年底,中国已经有71.8万个5G基站投入运营,到2021年,中国将新建60万个5G基站。(来源:新华社)

有关这些专题的详细分析,请参阅报告全文中国“两会”聚焦供应链弹性与新一代技术

相关的帖子